duojeasattva:西方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报身还有涅槃,云何应理?大乘了义经都说,法身佛无始无终,报身佛有始无终,化身佛有始有终。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导师,经中却说佛陀涅槃后,观音、势至次补佛位。报佛云何有涅槃?
仁禅法师答:此疑问是因为唐朝的善导大师(莲宗二祖)在其著作《观经四帖疏》中主张西方是报土报佛的观点而引起。此中有二疑:一疑,若是报身,云何弥陀有涅槃,观音为补处?二疑,若是报土报佛,生西之凡夫云何能生能见?(因为《入中论》、《摄大乘论》等中观唯识论典,许报土报佛唯登地圣者始见故。)
关于第一疑,《四帖疏》中载:“问曰:既言报者,报身常住永无生灭,何故《观音授记经》说阿弥陀佛亦有入涅槃时。此之一义,若为通释?答曰:入(入涅槃)不入义者,唯是诸佛境界,尚非三乘浅智所窺;岂况小(小乘)凡(凡夫)辄能知也。虽然,必欲知者,取引佛经以为明证。何者,如《大品经·涅槃非化品(卷29)》中说云:'……若新发意菩萨,闻是一切法皆毕竟性空,乃至涅槃亦皆如化者,心则惊怖。为是新发意菩萨故,分别生灭者如化,不生不灭者不如化耶'今既以斯圣教验知,弥陀定是报也。纵使后入涅槃,其义无妨。请有智者应知。”
此义甚深,略作诠释:佛陀说法,有不了义权教与了义实教之分。经中对新发意菩萨说权教,分二谛说,说一切生灭差别法是世俗谛,胜义谛乃不生不灭,决非生灭差别法。而了义教不作此分别。不生灭、无差别的理和生灭、种种差别相的事(此生灭差别相非凡夫心识实执),二者皆属一真法界。如波即水、水即波,金器即金。体相用三者皆是一真法界,此是天台宗、华严宗了义观点。故《宗镜录》云:“生死具常无常,涅槃亦尔。”此谓涅槃亦具常与无常,不生灭与生灭。《法华经》云:“清净妙法身,具相三十二。”《华严经》云:“而于第一实义中,示现种种所行事。”《宝性论》云:“如虚空无相,而现色等相,法身亦如是,具足六根相。”《起信论》亦说法身具种种相。如此教证甚多。《宗镜录》中更是以几十页的篇章专题广述此理,恕不广引。
了知上述之甚深之理后,我们再来看《观经疏妙宗钞》,亦有同样的问答:问:“观音既是补处菩萨,验佛(阿弥陀佛)有灭,岂非生身(化身)有量无量,安(如何)以此身便为尊特(报身又称尊持身)?”答:“是知今佛全法界身,故灭即非灭。观音补处,生即非生。不灭不生,常身义成,尊特相显。”可知报身不妨有入灭。因为生灭即不生灭,不生灭即生灭的缘故。常与无常,如鸟双翅,本不可分故。
关于第二疑,《四帖疏》云:“问曰:彼佛及土,既言报者,报法高妙,小圣难阶,垢障凡夫,云何得入?答曰:若论众生垢障,实难欣趣,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,致使五乘齐入。”善导大师,这里虽解释因佛的愿力,所以使人天等五乘同生报土。但并非一切生西之人天皆生报土见报佛。因为《四帖疏》前面,大师已引《大品经》解释过。故生报土见报佛,是最了义实教根机者所见。
幽溪大师《圆中钞》云:“若未破无明,即身见者(见报土),此乃诸佛及大菩萨为堪见者加之,令见实报土也。盖有机缘,虽未破惑,已修中观,如华严会及诸座席杂类之机,咸见身土难思者是。”可知一般论典讲报土唯地上圣者能生,是就自力讲。此依佛力,并已修中观,故凡夫亦能见报土报佛。《妙宗钞》亦云:“须知尊特(报佛),地(天台别教)住(天台圆教)已上分证论见,地住之前相似论见。斯乃如来以实报身应下二土。”此说圣者能真实见报佛,凡夫可相似见报佛,并非绝对不能见报佛。
《大乘起信论》云:“谓诸菩萨从初意(地上三贤位),乃至菩萨究竟地(十地圣者)心所见者,名为报身。”可见报身通地前凡夫所见。又云:“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,以深信真如法故,少分而见。知彼色相庄严等等,无来无去离于分齐,唯依心现,不离真如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,以未入法身位故。”此说地前凡夫可少分见报身。
另外,善导大师的弟子怀感大师(证念佛三昧,精通教法),在《释净土群疑论》中解释大师“凡夫可生报土”的观点:“问曰:前第一释,若是他受用土者……今此是不可思议本愿力,令亦得生,斯有何过也。”
由上凡夫得生报土的观点,可知净土他力横超法门的殊胜,异于一般通途教道。有此不思议他力可依凭,吾等岂可单凭自力,弃而不用?故西方不可不急急求生耶!
No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