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风光


Friday, November 1, 2013

第二品 明破乐执方便品


第二品  明破乐执方便品

丙二、断乐倒方便之瑜伽

丁一、于所依暇满身离损坏边之理

虽见身如怨,然应保护身,具戒久存活,能作大福德。

丁二、于所依暇满身离耽著边之理分二:一、总思有漏皆苦之自性;二、别思有漏苦之三相。

戊一、总思有漏皆苦之自性分三:一、略明身为苦源;二、广说其性;三、思惟因果缘三法而摄义。

己一、略明身为苦源分二:一、明身为苦性;二、明身非乐性。
庚一、明身为苦性
人苦从身生,安乐由他起,身是众苦器,汝何重此身。
庚二、明身非乐性
若人所生乐,不能大于苦,如是极大苦,宁犹思维小。
世人皆趋乐,乐者实难得,故于此众生,众苦如随逐。
如欲能得苦,乐岂能如欲,汝何重稀者,多者何不畏。
已得安乐身,反成众苦器,重身与重怨,二者实相同。
己二、广说其性
身虽久享乐,不能成乐体,谓他胜本性,此定不应理。
胜者为意苦,劣者从身生,即由此二苦,日日坏世间。
乐由分别生,分别随苦转,是故除苦外,更无大力者。
如如时渐进,如是苦渐增,故乐于此身,现见属客性。
己三、思维因果缘三法而摄义
苦因缘众多,众病及外事,不见于人类,有尔许乐因。
如乐正增长,现见即回转,不见苦增长,有如是回转。
安乐俱因缘,现见可回转,众苦俱因缘,终无回转者。
汝正死时去,现去及当去,正死说为乐,毕竟不应理。

戊二、别思有漏苦之三相分三:一、思维有漏苦苦;二、思维有漏坏苦;三、思维遍行之苦。

己一、思维有漏苦苦
诸有情常有,饥渴等逼迫,逼迫说为乐,毕竟不应理。
无能诸大种,和合说名生,相违说为乐,毕竟不应理。
寒冷等对治,非能常时有,正坏说为乐,毕竟不应理。
无劳而享受,地上都非有,说作业为乐,毕竟不应理。
自于此后世,常应防罪恶,有恶趣云乐,毕竟不应理。
己二、思维有漏坏苦
诸人于乘等,安乐非恒常,若初无发起,彼后何增长。
如有于金器,呕吐生欢喜,如是于治苦,有妄思为乐。
己三、思惟遍行之苦
初起灭已生,苦起亦何乐,故思能仁说,生灭皆是苦。
异生不见苦,云被乐所覆,然能障蔽苦,其乐都非有。
当告异生说,汝苦不离染,如来决定说,痴中最下者。
无常定有损,有损则非乐,故说凡无常,一切皆是苦。

No comments 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