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风光


Thursday, March 22, 2012

入行论颂词34-36

此见乃至触,皆由梦幻性。

与心俱生故,受非以心领,受心先后生,是忆非领受。

受非自领受,亦非他能受,丝毫无受者,故受非真有,

如是无我聚,以彼云何害?意于根无住,于色中无住,

于内外无住,余处亦不得。非身非余物,非合非独立,

彼无尘许故,心性本涅槃。识先于所知,彼缘何境生?

识所知同时,彼亦缘何生?识后于所知,彼时从何生?

如是若无俗,云何有二谛?俗以他心立,有情岂涅槃?

此为他分别,非彼自世俗,后定有则有,无则无世俗。

Sunday, March 18, 2012

净水如意宝颂词34-35

此见乃至触,皆由梦幻性。与心俱生故,受非以心领,

受心先后生,是忆非领受。受非自领受,亦非他能受,

丝毫无受者,故受非真有如是无我聚,以彼云何害?

意于根无住,于色中无住,于内外无住,余处亦不得。

非身非余物,非合非独立,彼无尘许故,心性本涅槃。

识先于所知,彼缘何境生?识所知同时,彼亦缘何生?

识后于所知,彼时从何生?如是当无知,一切法之生。

如是若无俗,云何有二谛?俗以他心立,有情岂涅槃?

此为他分别,非彼自世俗,后定有则有,无则无世俗。

心与所观境,二者相依存,依照世共许,说一切观察。

何时能观者,以彼观察时,亦须观察彼,应成无边际。

观察所观已,能观无所依,无依故不生,说彼亦涅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