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风光


Monday, April 26, 2010

弟子规笔记4

颂词:
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
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
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
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


15、按照莲池大师的观点,孝分为哪三种?出家人的孝,与世间人的孝有何不同?
莲池大师说过,孝有三种:孝、大孝、大孝之大孝。
一、“人子于父母,服劳奉养以安之,孝也。”意思是说,做子女的为父母做事情,奉养饮食、衣物等各种资具,这是一般的孝顺。
二、“立身行道以显之,大孝也。”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,不违背世出世间的种种规则,好好做人,使父母获得快乐,这是大孝。我们出家行道,虽不能对父母承欢膝下,但也不像一些不肖之子,天天打架闹事,令父母担心。即使自己十年不回去,父母也会认为:“他肯定在寂静地方精进修行,只要他没有死、没有病,不管在哪里,我都非常放心。”所以,出家人虽不能天天守着父母,但我们立身行道、不让父母担忧,这就是大孝。
三、“劝以念佛法门,俾得生净土,大孝之大孝也。”劝导父母一心念佛,若能往生净土,则是大孝中的大孝。所以,出家人不必担心无法对父母尽孝。

16、父母生病的时候,你能不能做到“亲有疾,药先尝,昼夜侍,不离床”?


17、在古代,父母去世后,子女应以什么方式表达哀悼?为什么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,都有守孝三年的传统?这是不是一种教条主义?
首先要“居处变”:父母死后,自己的住处要尽量简朴,不能奢靡豪华。在古代,子女一般还应为父母守丧。晋朝有个叫王裒的人,他母亲生前很怕打雷。母亲过世以后,他就在墓旁修一个茅棚居住。每逢雷雨交加的天气,他都会跑到墓前,安慰母亲:“不要怕啊,儿子就在这里,一直陪着您!”这是历史上有名的“王裒泣墓”。
其次要“酒肉绝”:以前喜欢喝酒、抽烟、吃肉的,三年中必须戒酒、戒烟、断肉,还要断除歌舞等喜庆活动,行持善法以纪念父母。
“守丧三年”这一传统,藏地跟汉地大致相同。在我们藏地,父母去世之后,子女如果比较孝顺,上等者是三年不过年、不办喜事,也不打扮等;中等者是两年;下等者也要一年。倘若父母刚去世,你就载歌载舞地过年,那大家都会笑你:“看,还有这样的人!父母死了还做这些。”
在藏地,人刚死时,需要念四十九天的经,第二年、第三年为纪念他,也必须念三天的经,即三年中要为亡人念经,这是历来的传统。念经的时间,应在祭日之前,不能在祭日之后。比如,我父亲在今年3月8号去世,那明年3月8号之前,我要为他念经三天;如果条件不允许,念一天也可以。但不管怎样,三年中一定要给他念经。如果第一年念了,第二年却没念,大家就会说:“这家人多不孝顺,连父母的祭祀法会都停了。”
以前孔子的弟子也问:父母逝世要守丧三年,时间会不会太长了?孔子答言:“子生三年,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。”父母对子女不但有生育之恩,而且子女生下来之后,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内,都是在父母怀抱中长大。父母尽心尽力地照顾你,为你的吃饭、穿衣特别操劳,辛辛苦苦把你养大,为了纪念这一点,父母死后守丧三年并不为过。《孟子》亦云:“三年之丧,齐疏之服。”意即守丧要守三年,丧事期间要穿素服。这是中国的古代传统。
现在这一代人,全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,在他们的思想里,传统已经断了,这样一来,人就没有规矩,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。

18、从办理父母丧事的方法上,可以看出儒教有哪些局限性?杀生祭祀是否对亡人有利?作为佛教徒,你会怎样用佛法帮助亡人?
从这个偈颂也看得出来,在儒教思想中,人死之后,只是规规矩矩、恭恭敬敬地处理完尸体即可,至于他的灵魂来世感受痛苦还是快乐,因为智慧所限,就不再判断了。如同佛教的声闻乘,他们的观点虽然好,但与中观应成派相比,对万法无法通达无碍,故不能与之相提并论。同样,儒家虽在“孝”方面有它的特点,但却不能像佛教那样,人死后还要为亡人超度或行持善法,以利益他的生生世世。所以在究不究竟方面,大家一定要观察。
宰乳猪、杀鸡鸭,以此祭祀亡人,这种做法非常可怕!佛经中记载:一次佛陀与阿难在河边行走时,看见五百个饿鬼非常欢喜,一边走路一边唱歌。阿难问佛陀,佛陀说:“这些饿鬼的子孙,正在替它们修福,它们快要解脱苦海了,所以唱歌跳舞表示高兴。”后来又遇到好几百个饿鬼很伤心地走过。阿难又问佛陀,佛陀告诉阿难:“那些饿鬼的子孙正在为它们杀生祭祀,而不肯作福,所以饿鬼身后有火逼迫,故它们在啼哭。”《地藏经》也告诉我们:办丧事不可杀生造业,否则,只会增加亡者的负担和痛苦[ 《地藏经》云:“阎浮提人,命终之后,慎勿杀害,拜祭鬼神,无丝毫之力,利益亡人,但结罪缘,转增深重。假使亡人,在生修善,应得超升,遇此阳眷杀生,反落恶道,何况不修之人?譬如有人,从远地来,绝粮三日,所负担物,强过百斤,忽遇邻人更附少物,以是之故,转复困重。”]。所以,后人在祭拜亡人时,对某些传统要以智慧作取舍。
所以,作为子女,父母去世后一定要处理好后事。假如你是出家人,则应为他们做些佛事,把亡人的名字写好,方便时交一些钱,请僧众念经超度,这样对他们利益很大。藏地民间有种说法是:“对亡人来讲,念一句观音心咒的价值,远远超过一匹好马。”确实,给亡人一匹马、一辆轿车、一幢别墅,他又用不上,而给他念些咒语或《金刚经》,可令其生生世世远离痛苦,获得快乐。

No comments 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