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词:
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
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
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
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
问答题:
36、弘扬《弟子规》的过程中,你觉得有必要结合佛教理论吗?你以后想怎么弘扬?
这些内容,在我们佛教中其实也有。学过戒的人都知道,佛陀制定了许多戒条,而比丘112个恶作所规定的言行范围,基本上跟《弟子规》的一样,只不过佛教中讲得更细致、更深入而已。由此也可以了知,佛教智慧涵盖了世间一切优良学说,不管是行为、心态,甚至极其深奥、无法言说的境界,都从不同角度阐述得非常圆满、究竟。
怎么弘扬:
1. 首先要自己学习。如果自己都没有一点感觉,给别人说肯定心里会很惭愧的。
2. 劝身边的人学习。例如给自己的小孩讲解弟子规的含义,如何做人;推荐给自己身边的亲友。
3. 通过博客等等其他方式尽可能传播。
37、正确的饮食方式是怎样的?你做得如何?需要哪些调整?
“对饮食,勿拣择”:在饮食的过程中,不可以挑剔。
“食适可,勿过则”:在吃饭的过程中,不能吃得过多,也不能吃得过少,应该恰到好处、适可而止,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。
在入行论中,大恩上师提到“《毗奈耶经》中也是这样讲的:“腹内四分之二进食,四分之一饮水,四分之一空置。”所以,整个肚子都装满食物,不喝一点饮料不行;全部是饮料,不吃一点东西也不行;全部空空的不行;全部装满也不行,这就是佛陀在经典中要求的。 另外,在吃饭时尽量不要贪著美味,《心性休息大车疏》中说:“进餐时应当以四想而享用:于食物作不净想;心中生起厌烦想;为利益腹内虫类而食想;身体作驶向菩提果之大船想。不应以增长贪爱之心来享用饮食。”《月灯经》中亦云:“彼等化缘得美食,不修瑜伽而享用,彼等彼食变成毒,如牛犊食肮莲根。”故饮食应该如理如法。”
自己在挑食的方面做的还可以,对饮食一般不会挑剔。需要调整的方面:偶尔也会因害怕浪费食物,把自己装的胃太满。今后还是要尽量素食。因为家庭环境的限制,有时还是会接触到一些肉类,今后还是要尽量避免。
38、古人与现代人对饮酒持什么不同态度?酒喝多了会招致什么过患?你有这样的经历吗?
《礼记》等文献中记载:古时候,酒是当作药来用,不是平常给人喝着玩的。即使偶尔喝点酒,也是用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,就像密宗会供一样,只是沾一沾唇,表示一下而已。但到了后来,饮酒就开始没有节制了,逐渐演变成一种风俗。
烟酒都是魔以恶愿加持过的,凡夫人一接触就会上瘾,上瘾之后像吸毒一样,想戒除会特别难。不管孩子还是成人,喝了酒会烂醉如泥,像发了疯一样,非常难看。
39、老子云:“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”你是哪一种人?你对本论所讲的行为规范是如何贯彻落实的?请举例说明。
上等人听了“道”,会脚踏实地、认认真真去做;中等人听了“道”,偶尔想起来就做,想不起就不做;下等人听了“道”,不但不接受,反而还大声嘲笑,行之若素:“为什么不能张开腿坐啊?这有什么嘛!”
自己应该属于中等人吧,有时会忘记~~~
No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