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七节课
【颂词】
若吾识损益,赞誉有何利?(若吾识自益,赞誉有何利?)
若唯图暂乐,应依赌等酒。
若仅为虚名,失财复丧命,
誉词何所为,死时谁得乐?
沙屋倾颓时,愚童哀极泣,
若我伤失誉,岂非似愚童?
声暂无心故,称誉何足乐?
若谓他喜我,彼赞是喜因?
受赞或他喜,于我有何益?
喜乐属于彼,少分吾不得。
【思考题】
537、“名誉,是魔鬼对你的奉承。”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?
有了名声之后,很多人觉得自己好像有了一切功德,从此对因果等不太重视,最后因为名声而毁坏了身心。因此,对那些佛菩萨化现的高僧大德,名声应该是有一定的利益,但普通人得到名声之后,很容易毁坏戒律和善根,对自己确实没有利益可言。
538、你有没有分清楚生活与生活的意义?今后你有哪些打算?
其实,生活和生活的意义应该区分开,生活是什么?就是吃穿住行。生活的意义,则是活在世界上的价值,若能对众生、对社会起一点作用,那你活着就有了意义。
539、为什么说美名跟孩童的沙屋没什么差别,当它倒塌时,不值得为此而伤心哭泣?
孩童的这些执著,成年人看来非常可笑,而成年人对名声的贪执,在圣者眼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实际上,在诸佛菩萨和有境界的修行人看来,这些名声全部是虚假的,跟小孩游戏一样没有意义。
[参考答案]在成年人眼里,沙屋本来无有实质,倒塌也可以,建立也可以,根本不值得为此而哭。同样,在圣者眼里,成年人对名声的贪执与孩童对沙屋的贪执一样可笑,无有实质意义。只是口头上的一种言词,这种言词对解脱没有丝毫帮助,反而因之坚固我执。在轮回的大梦里,若为了拼命追求名声而丧失财产、生命,一旦失去就痛苦不已,那跟愚童因沙屋倒塌而哭有何区别?
540、当听到别人的赞美时,我们自然会生欢喜心,为什么作者说这不应理?
赞叹不应生欢喜心。因为赞叹词是刹那性的,一会儿就销声匿迹、无踪无影了,所以从时间上看,贪著它并没有意义。同时赞叹声是无情法,没有想赞叹你的心,它与水声风声没有区别,犹如空谷声一般,只是耳根的影象而已。
有些人说:“名声虽然不应该欢喜,但别人赞叹我,我心里非常快乐,它成了我欢喜的因,所以我喜欢名声。”
但是有智慧的人根本不会这样做,因为他知道这是虚无缥缈的东西,无有任何实义。噶当派的很多格西,常用空谷声来比喻赞叹声,因此,别人的赞叹并不值得自己欢喜。
No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