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四节课
【颂词】
悲佛与狱卒,吾敌众依怙,
故如民侍君,普令有情喜。
暴君纵生嗔,不能令堕狱,
然犯诸有情,定遭地狱害。
如是王虽喜,不能令成佛,
然悦诸众生,终成无上觉。
云何犹不见,取悦有情果,
来生成正觉,今世享荣耀。
生生修忍得,貌美无病障,
誉雅命久长,乐等转轮王。
【颂词解释】
悲佛与狱卒,吾敌众依怙,
故如民侍君,普令有情喜。
伤害我的仇敌纵然势单力孤,我也不能轻易报复,因为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和地狱中可怕的阎罗卒,都是他的依怙靠山。所以,我要像平民百般取悦君主那样,恭敬对待一切众生,令他们皆大欢喜。
暴君纵生嗔,不能令堕狱,
然犯诸有情,定遭地狱害。
有权势的暴君,如果生起极大的嗔恨心,很有可能将我们的财产全部抢走,将我们的权力地位统统剥夺,甚至将我们的身体毁坏无余。但他的能力仅此而已,无论他怎么生气,也不可能让我们堕入地狱、旁生、饿鬼中,感受无量时日的痛苦。但如果是伤害了众生,却会带来地狱的苦害。《正法念住经》中说:“杀害一个众生,需要在地狱中住一中劫。”因此,害众生和害国王的眷属,差别还是很大的。假如害了一个小小的生命,来世定会在无量劫中感受痛苦。
如是王虽喜,不能令成佛,
然悦诸众生,终成无上觉。
从获得方面而言,对国王忠心耿耿,日夜勤恳为他做事,令其心花怒放,有可能会得一些地位财产,就像让单位领导高兴的话,下面的人马上有了不同的待遇,但不可能像取悦众生那样获得佛果。然而让众生高兴,对我们生生世世都有极大的利益,可帮助我们直接或间接得到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。怎么得到呢?如果众生欢喜,布施度依此而圆满,安忍度依此而圆满……,有了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,断证功德自然圆满,成佛一点困难都没有。所以龙猛菩萨也说:“莫舍诸众生,获得佛菩提。”
云何犹不见,取悦有情果,
来生成正觉,今世享荣耀。
综上所述,我们为什么还见不到取悦有情的殊胜果报呢?以上所讲的道理,并不只是佛陀的一种说法,而是从方方面面加以论证的。如果你懂得因明逻辑,不管是通过现量、比量还是圣教量,都可以了知:令众生欢喜,可圆满资粮、消尽罪障,对今生来世有着重大利益。
生生修忍得,貌美无病障,
誉雅命久长,乐等转轮王。
修安忍的功德无量无边,大乘经典中有诸多解释,在此作者也归纳了几个加以说明:1、貌美:安忍感得相貌端严。2、无病障:每个人都喜欢健健康康,不希望疾病缠身。3、誉雅:有些人特别向往闻名遐迩、美名远扬,这也是修安忍才能得到的。4、命久长:通过修安忍,自己会长命百岁,长久住在世间中。5:乐等转轮王:除了佛陀以外,世间人的福报和势力,根本无法与转轮王相比。转轮王具有七宝,能自由驾驭整个四大部洲,是世间中最有福报者。
【思考题】
567、为什么说想到利害之果也应该恭敬众生?
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,统统是佛陀和地狱阎罗卒的保护对象,如果伤害了他们,诸佛菩萨绝不会欢喜,自己生起证悟和慈悲菩提心也就没有机会了。因此,为了得到佛陀的摄受,为了生生世世不受地狱的煎熬,大家现在应当发愿:尽心尽力地帮助度化一切众生,以六度四摄、四无量心的大乘发心和大乘行为爱护他们。这是大乘佛教徒必须要做的事情。发了这样的菩提心后,倘若遇到小小的危害就以怨报怨,开始反过来害众生,那不算是真正的大乘佛教徒。
【参考答案】譬如国王属下的大臣,虽然伤害了很多人,但具有远见的人,纵有力量也不会报复,因为他知道仇敌不只是一个人的力量,国王的威势就是他的依靠。
同样,伤害我的仇敌纵然力单势孤,也不应轻易报复,因为慈爱众生的佛陀和惩治罪行的狱卒,都是仇敌的依怙。所以,我应该像庶民侍奉君主一样,恒常随顺恭敬,使一切有情皆大欢喜。
568、让暴君生嗔和伤害众生,二者有什么差别?请从利、害两个角度进行分析。
从害的角度来讲:
有权势的暴君,如果生起极大的嗔恨心,很有可能将我们的财产全部抢走,将我们的权力地位统统剥夺,甚至将我们的身体毁坏无余。但他的能力仅此而已,无论他怎么生气,也不可能让我们堕入地狱、旁生、饿鬼中,感受无量时日的痛苦。
但如果是伤害了众生,却会带来地狱的苦害。《正法念住经》中说:“杀害一个众生,需要在地狱中住一中劫。”龙猛菩萨在《菩提心释》中说:“世间有情所感受,地狱饿鬼与旁生,所有种种无边苦,皆由伤害有情生。”
从利的角度来讲:
从获得方面而言,对国王忠心耿耿,日夜勤恳为他做事,令其心花怒放,有可能会得一些地位财产,就像让单位领导高兴的话,下面的人马上有了不同的待遇,但不可能像取悦众生那样获得佛果。
让众生高兴,对我们生生世世都有极大的利益,可帮助我们直接或间接得到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。怎么得到呢?如果众生欢喜,布施度依此而圆满,安忍度依此而圆满……,有了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,断证功德自然圆满,成佛一点困难都没有。所以龙猛菩萨也说:“莫舍诸众生,获得佛菩提。”
569、看到有些待宰的众生时,我们应当怎么做?
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待宰的众生时,如果自己有能力,哪怕救一个生命,功德也是无量的。但若实在无能无力,在其耳边无条件地念一些宝髻如来、释迦牟尼佛、阿弥陀佛等佛号,对此众生也必定有利益。所以在修行过程中,取悦众生相当重要,不要觉得这根本做不到,心是非常关键的,只要自己有一份信心,做什么事情都易于反掌。
570、取悦有情、修习安忍,会有哪些殊胜果报?
令众生欢喜,可圆满资粮、消尽罪障,对今生来世有着重大利益。暂且不说来世成就正等觉,若让众生欢喜,今生今世也会享受荣华富贵、美名远扬的快乐。
因此,来世的果位、今生的富贵,全部依靠对众生慈悲修安忍。《学集论》中也说:“令众生欢喜,能圆满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安乐。”
修安忍的功德无量无边,大乘经典中有诸多解释,在此作者也归纳了几个加以说明:
1、貌美:安忍感得相貌端严。
2、无病障:每个人都喜欢健健康康,不希望疾病缠身。
3、誉雅:有些人特别向往闻名遐迩、美名远扬,这也是修安忍才能得到的。
4、命久长:通过修安忍,自己会长命百岁,长久住在世间中。
5:乐等转轮王:除了佛陀以外,世间人的福报和势力,根本无法与转轮王相比。转轮王具有七宝,能自由驾驭整个四大部洲,是世间中最有福报者。
571、这一品的内容对你有哪些影响?具体表现在什么事情上?
No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