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课
无数广大三千界,
遍满珍宝作布施,
不如听闻极乐刹,
阿弥陀佛名号后,
以信合掌福德大。
是故敬礼无量光。
思考题
一个人拿出一百万元作供养,而另一个人听到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功德后,以信心对阿弥陀佛合掌。你认为哪一个人功德大?为什么?
一个人拿出一百万元作供养,而另一个人听到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功德后,以信心对阿弥陀佛合掌。你认为哪一个人功德大?为什么?
以信心对阿弥陀佛合掌功德更大。
如佛经云:“极微尘数刹,何者粉为尘,多于此刹中,满宝作布施,此福亦不及,闻阿弥陀佛,极乐刹胜德,欢喜合掌福,故闻当遣疑。”《大般涅槃经》中也说,一个人在一个月中以种种美食、妙衣向一切众生作布施,另一个人在短暂的时间中一心念佛,后者的功德远远超过前者。
这是佛陀以慧眼照见的真理,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诚信。
1. 为什么“如今正是决定生生世世是安乐还是痛苦的关键阶段?”
如今正是决定生生世世是安乐还是痛苦的关键阶段,所谓的“上去下去之关键[ 《大圆满前行引导文》云:“就像马的方向随着辔头所转一样,上去下去的关键时刻就是现在活着的这个时候。依靠即生的人身行持向上之善业的力量与其余五道相比遥遥领先,也就是说,此生此世完全可以永远舍弃天灵盖;同样,这个人身积累向下之恶业的能力也远远超过余道众生,换句话说,今生今世也可能成为决定无法脱离恶趣深渊的罪魁祸首。”]”也是指现在身心自在的时候,因此各位要精进闻思修行,切莫荒废了大好时光。
2.恭敬三宝的功德?
恭敬三宝的功德,如《法华经》云:“或复但合掌,乃至举一手,或复小低头,以此供养像,渐见无量佛。”因此,今后大家在遇到三宝时,最好双手合十,如果双手合十不方便,可以单手作礼,如果两只手都腾不出来,可以低头敬礼。
3.我们要依靠什么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安乐?
大恩上师开示:
“如果有机会,我要到你们的帐篷里住几天,看你们是不是过着佛法的生活。如果大家还保持着修行佛法的传统,那我非常随喜。只有佛法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安乐。实际上,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,不要说永久的幸福,财富连暂时的幸福也不一定能带来。如果拥有财富就意味着幸福,那西方国家的物质条件非常优越,西方人应该生活得非常幸福,可是许多西方人过得并不幸福。所以,希望你们能继承父辈的传统,何时何地也不要忘记修行佛法……”
4.怎样才能够把佛法融入自己的生活?
1)在有生之年坚持修行佛法。学佛要有长远心,不应该是短期行为。
2)大家应该一辈子行持佛法,无论到哪里去,无论遇到什么人,都不要改变自己的信仰和行为,要牢记法王如意宝最后的教言:“不要扰乱其他众生的心,也不要动摇自己修行的决心。”
5. 为什么佛教徒也需要传统文化教育?
不光是世间人,佛教徒也需要传统文化教育,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底子,也不一定会成为很好的佛教徒。即使是一个大成就者,如果他不按照共同的人规来行事,早上起来不洗脸、不刷牙,吃完饭不洗碗,这也很有可能令众生生邪见。所以大家既需要佛法的智慧,也要有随顺世间的智慧,行为必须如理如法。佛教需要的是这种高素质的佛教徒,不一定数量上要很多人。如果一个佛教徒的智慧、悲心、为人处世都非常不错,这样的一个人也能广弘佛法、救度无量众生;相反,如果表面上披着如来的袈裟,但内心没有任何功德,而且自私心很重,行为也不如法,天天造恶业,这样的佛教徒再多也没有意义。因此,表面上的信徒多不是目的,今后我们应当在提高佛教徒的素质上下工夫。这里从传统文化教育谈起,稍微作了一些发挥。
6.一生能解脱的唯一方便法门是什么?他的功德和利益。
对末法时代的许多人来讲,一生能解脱的唯一方便法门,就是以信心祈祷阿弥陀佛,念念不忘他的名号,并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如果能这样修持,究竟的利益是可以往生净土,暂时的利益也非常大,可以遣除自己的寿障,延年益寿,与长期修持的长寿食子无有差别[ 修持长寿法时,要将食子当作所修本尊的所依,即将食子观为长寿佛。]。也就是说,如果大家能诚心念佛,实际上与修持长寿法没有区别。
No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