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后若不勉,定当趋下流。
饶益众有情,无量佛已逝,
然我因昔过,未得佛化育。
若今依旧犯,如是将反复,
恶趣中领受,病缚剖割苦。
如值佛出世,为人信佛法,
宜修善稀有,何日复得此?
思考题
339、有些人想:“虽然我因放逸等过错会堕落,但没什么大问题,诸佛菩萨和上师会救护我的,上师会加持勾召我,让我转生到净土,所以我现在好好地享受享受,用不着那么苦修。”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?
340、有人认为:“现在的诸佛不能度化我,但未来的佛陀可能会度我吧,所以继续造罪没关系。”这种想法对吗?为什么?
341、释迦牟尼佛在《趣入慈氏经》中讲过哪四种难得?这些是“偶尔”获得的吗?你是怎样认为的?
342、什么才是真正的聪明?你具有吗?
339、有些人想:“虽然我因放逸等过错会堕落,但没什么大问题,诸佛菩萨和上师会救护我的,上师会加持勾召我,让我转生到净土,所以我现在好好地享受享受,用不着那么苦修。”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?
诸佛菩萨调化众生,应该有一种因缘。什么样的因缘呢?首先你要对诸佛菩萨有信心,有一种想获得解脱的向往,然后依靠诸佛菩萨的教言,自己务必要行持。如果没有这样,佛陀也是没办法调化的。佛陀在经中说:“犹如太阳升,成熟莲花启,如是佛出世,唯度有缘众。”意思就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,唯有成熟的莲花才能开启,同样的道理,佛陀出世的时候,也是有缘的众生才能得度。《现观庄严论》中讲道:“如天虽降雨,种坏不发芽;诸佛虽出世,无根不获善。”这几天比较干旱,梵天、帝释天非常慈悲地给我们降下甘露,打雷闪电(讲课时正值电闪雷鸣),但有些种子如果已经坏掉了,则根本不可能产生苗芽。同样,尽管诸佛已经出世了,但没有根基、没有信心的众生也得不到善妙的解脱果。
因此,有些人如果想“佛是大慈大悲的,应该会接引我到清净刹土”,那一定要有一种因缘,也就是对解脱的希求和向往,若没有这样的希求心,平白无故想得解脱是不可能的。
340、有人认为:“现在的诸佛不能度化我,但未来的佛陀可能会度我吧,所以继续造罪没关系。”这种想法对吗?为什么?
有些人认为:“我继续造罪没有关系,以后还会有解脱的机会。”这种想法也是大错特错的。倘若仍一如既往地造恶业,比如非常放逸地杀生、没有守持菩萨戒等等,下场必将是反反复复地堕入恶趣,苦不堪言。纵然侥幸获得了善趣,也是感受一些刑罚、遭受病魔缠身、受到束缚、被兵器砍剖身体等苦痛。
这种悲惨的下场,不要说亲眼看到、亲身感受,仅仅是听到描述的语言,也会令人非常害怕、毛骨悚然的。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舍弃菩提心,一定要好好地护持,这种机会在生生世世中也很难得。未来将会有无量的佛陀,不说别的,贤劫中还有996尊佛将出世转法轮,但我们如果仍这样造恶业,再多的佛陀宣说正法妙道,我们在他的教法下也不可能得到度化的。
在这个教法中,即使我们没有解脱,最好能结上一个善缘,毕竟这种机会是千载难逢的。
341、释迦牟尼佛在《趣入慈氏经》中讲过哪四种难得?这些是“偶尔”获得的吗?你是怎样认为的?
释迦牟尼佛在《趣入慈氏经》中说过四种难得:“获得人身极为难得,值遇佛法极为难得,对佛教生起信心极为难得,自相续生起菩提心极为难得。”后三种对我们人身来讲是极为难得的,得到以后千万不能放逸而舍弃。
其实这并不是碰巧,如果是的话,你可以承认是“偶尔”,但通过教证和理证来分析,这确实是一种非常殊胜的因缘。
342、什么才是真正的聪明?你具有吗?
真正聪明的人,承认人有前后世、业因果永远也不会虚耗,这才是跟旁生的本质差别。要知道,旁生再聪明也不会明白这些道理,如果你养了一只鹦鹉,它很会说话,你跟它讲“鹦鹉啊,你已经转生到旁生中了,你是有来世的……”,它再怎么样也听不懂。
其实,我们终究要死亡的,今生的智慧和身体难免会消失,并没有多大意义,最有意义的是什么?就是对自己的来世做一点准备。既然已得到了这么难得的人身,就应该百般珍惜,依靠它来行持善法,不要造恶业害国家、害社会、害众生。要知道,每个众生都希望自己离苦得乐,我们将心比心来对待别人,这才叫做聪明的人、有智慧的人、贤惠的人……。因此作为修行人,一定要掌握大乘佛法的这些最根本问题!
No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