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为泊世途,众生休憩树,
复是出苦桥,度众离恶趣。
彼是除恼热,东升心明月。
复是璀璨日,能驱无知霾。
是拌正法乳,所出妙醍醐。
于诸漂泊客,欲享福乐者,
此心能足彼,令住最胜乐。
今于怙主前,筵众为上宾,
宴飨成佛乐,普愿皆欢喜。
第35节课
323、为什么获得菩提心以后就会非常快乐?
324、请引用教证和公案说明:获得菩提心之后,就不会堕入恶趣。
325、我们凡夫人能真正了解菩提心的究竟功德吗?为什么?
326、有些人说:“我看到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只念佛就往生了,所以没有菩提心也可以往生。”这种说法正确吗?为什么?
327、怎样才能减少这个世界的暴戾之气,让非人、精怪等众生不再危害人类?
328、本论前三品的关系是什么?请以比喻说明。
323、为什么获得菩提心以后就会非常快乐?
我们无始以来到现在,也是特别的劳累,现在遇到了殊胜菩提心的荫凉树,大家应该有一种快乐之感。为什么要快乐呢?因为发了菩提心以后,对自我就不会特别重视,如此一来,你的许多痛苦便会自然消失。无始以来到现在,我们心里所有的折磨、痛苦、障难等全部源于我执而产生,假如没有我执,就根本不会有这些痛苦。人们为家庭、为感情、为财富所感召的痛苦,说来说去都是围绕一个“我”字,如果对“我”不在乎而对众生特别在乎的话,生活真是非常快乐。可见,只有舍弃自己而一心为了众生,痛苦才会荡然无存,内心始终充满快乐。
324、请引用教证和公案说明:获得菩提心之后,就不会堕入恶趣。
众生都害怕堕入地狱、饿鬼、旁生当中,如果我们真的生起了菩提心,就会从此与恶趣绝缘。即使你堕到恶趣中,一弹指间也会得到解脱的。《释尊广传》中记载:释迦牟尼佛因地时转生为地狱众生嘉瓦谢达,由于对同伴嘎玛热巴生起了大悲菩提心,刹那间就获得善趣的果位。因此,只要相续中具有菩提心,就不必担心转生于恶趣了。
《华严经》中用了220个比喻来宣说菩提心的功德。
教证:法王如意宝说:“什么时候自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,从此之后你绝对不会堕入三恶趣。”
佛子行第五课中:
上师如意宝讲过:“有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,不会堕入恶趣。”仲敦巴的教言里也说:“若不离慈悲菩提心,便不可能转生恶趣。”这句话大家应该记住。原来我们在辩论时,专门辩过“有菩提心的人会不会转生恶趣”,仲敦巴尊者在藏地这么出名,又是精通显密的大智者,他都这样讲的话,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。
325、我们凡夫人能真正了解菩提心的究竟功德吗?为什么?
不能。 “复是璀璨日,能驱无知霾”:菩提心是遣除众生无明所知障迷雾的璀璨红日。所知障能障碍获得遍知佛果,属于习气的部分,它的唯一对治也是这颗菩提心。大家都清楚,菩萨的大悲菩提心不像佛陀那样圆满究竟,这就是因为细微的无明习气没有断除,因此菩提心是断除二障的唯一根本。
(有些教言书中讲,菩提心的功德,十地菩萨也不能圆满宣说,它唯一是遍知佛陀的境界。)
问:观世音菩萨等久远成佛,以菩萨身份度众生的菩萨,是否能圆满宣说。
326、有些人说:“我看到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只念佛就往生了,所以没有菩提心也可以往生。”这种说法正确吗?为什么?
不正确。
可能这些人是以他心通来观察的,我一般是看不出来的,表面上她是个老年人,也许还没有文化,但她有没有菩提心也不好说,即使生前没有,但在往生的一刹那,你说她不存在菩提心,这种教证我是找不到的。如果你们认为没有菩提心也可以随随便便往生,这一点用教证、理证来证明,恐怕是有一定的困难。
327、怎样才能减少这个世界的暴戾之气,让非人、精怪等众生不再危害人类?
我们在所有的众生面前可以这样说:你们应该生起欢喜心,我现在已经成为菩萨了,不要伤心,应该快乐起来,我一定会救度你们的,到了一定时候,我将把佛菩萨的无上安乐赐予你们,使你们离苦得乐,不在轮回中受苦。这些内容我们每天都在念,只不过有些人没有注意罢了。若能经常这样发愿,邪魔外道、妖精附体等就会消除怒气和嗔恨心,逐渐逐渐愿意帮助修行人和其他众生。所以,世间上现在最缺少的就是菩萨,自私自利心强的人多得不得了,到哪儿去都是这种众生。但如果真正有了具菩提心的大德,整个世界就会变得非常快乐。因此,平时串习菩提心是最重要的,无论修行、参禅还是做任何事情,我们均应当以菩提心来摄持。
328、本论前三品的关系是什么?请以比喻说明。
照华智仁波切的教言,以上三品讲的是菩提心未生者令生起,第一品主要宣讲了菩提心的功德,第二品讲了菩提心的前行——积累资粮和断除罪障,第三品是受持菩提心。打个比方说,譬如我们要买一样东西,首先要了知它的功能,对此产生真实的兴趣(第一品);然后考虑需要多少资金,应该排除哪方面的困难(第二品);买到以后,自他心里都非常高兴(第三品)。再比如说,天气特别热的时候,我想买一个空调,首先要打听哪个厂的空调质量不错,了知它的功德;然后再看钱包里的钱够不够,算一算应该可以的,有七百八十三元四角五分钱,所以就去买;买完以后,在家里打开一用,很舒服、很快乐,不仅自己欢喜,而且也让众生欢喜——“我家有空调了,你们都来啊……”(这些空调的内容,如果冬天讲,你们不一定有感觉!)同样的道理,菩提心在相续中生起以后,自己欢喜,众生也是非常欢喜的。
No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