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风光


Tuesday, November 17, 2009

入行论第60节课学习笔记

复解诸骨骼,审观至于髓,
当自如是究,何处见精妙。
如是勤寻觅,若未见精妙,
何故犹贪着,爱护此垢身?
若垢不堪食,身血不宜饮,
肠胃不适吮,身复何所需?
贪身唯一因,为护狐鹫食。
故应惜此身,独为修诸善,
纵汝护如此,死神不留情,
夺已施鹫狗,届时复何如?


第六十节课
思考题
432、很多人认为天天跟着上师,帮助上师做事情就是依止上师,有些女众因为没有条件而苦恼万分,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?
433、“既然身体是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,没有任何精妙之处,那还是早点死了好,生病也不要吃药了。”这种想法对吗?为什么?

432、很多人认为天天跟着上师,帮助上师做事情就是依止上师,有些女众因为没有条件而苦恼万分,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?
若对上师所讲的如来教言尽心尽力去行持,认认真真去修持,才是依止的究竟含义。假如没有这样,即使你天天扶着上师,天天看着上师,让上师什么自由都没有,一举一动都紧紧地盯着,这也不是依止上师。所以,女众若能对上师的教言依教奉行,就叫做真正的依止,所以用不着苦恼。

433、“既然身体是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,没有任何精妙之处,那还是早点死了好,生病也不要吃药了。”这种想法对吗?为什么?
也没有必要这样!虽然身体本质不净,但还要依靠它来行持善法帮助众生、利益众生,这才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。反之,《萨迦格言》云:“平日不为利他想,此人行为如牲畜。”如果我们不为他人着想,整天都是自己吃吃喝喝,那跟牦牛没什么差别。我们现在身为人,应该做点有利益的事情,一方面为自己的生生世世打好解脱的基础,另一方面,哪怕给其他众生种下一点点善根,活着也是有价值的。
在藏传净土法中,上师提到原来法王也讲:我有时候很想离开世间,有时候又舍不得。为什么呢?因为每天跟这么多僧众一起念一遍《普贤行愿品》的功德也不可思议,而这在其他任何一类众生中都很难得到。大家现在正在修加行,最起码每天也能磕两三百个头;如果变成旁生,即使住世一万年,但连磕一个头的机会也没有。有些人每天念一万遍佛号,如果多住世一百天,就能多念一百万遍佛号,自然就会获得非常大的功德。所以我们祈愿一切行持善法者皆能长久住世。藏地很多人经常这样祈愿:这位老年人很慈善,愿他不要早早离开人间,因为他不但不造恶业,反而每天都在行持善法。《中观四百论》亦云:“虽见身如怨,然应保护身,具戒久存活,能作大福德。”意思是,虽然见到身体就像怨敌一样给我们带来痛苦,但也应保护它,因为具有清净戒律、行持善法的人长久存活,则能积累广大的福德资粮。

No comments 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