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节课
238、学习了《入菩萨行论》以后,你现在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吗?
239、有些人说:“我没有学佛前,工作特别顺利,但学了佛以后,什么都不顺,身体也不好……”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?
240、“若今赴刑场,罪犯犹惊怖,口干眼凸出,形貌异故昔”,这一颂有哪两种解释方法?
241、到了中阴界时,为什么所感受的痛苦会比生前大许多倍?
242、每个人死后都要经历中阴吗?你相信中阴的存在吗?为什么?
243、有些人认为所谓“中阴”,是藏传佛教独有的说法,汉传佛教中根本没有听说过。这种想法对吗?为什么?
244、有些人想:“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的,即便我现在没有好好修持,死后陷入中阴恐怖时,他们也会来救护我,所以不用害怕。”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?请举一公案说明。
245、为什么说佛教在生死这个大问题上,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?请具体说明。
246、“亲人死后一定要大声地哭,以此才能表现你对他的依依不舍,不哭的话,太没有人情味了”,这种说法正确吗?你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?
247、为什么说想皈依时不能推延,有了信心就要马上皈依?
248、谁是众生唯一的怙主?为什么这样说?
249、如果坚信“佛陀是万能的,能够遣除一切痛苦”,这会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力量?请举一公案说明。
238、学习了《入菩萨行论》以后,你现在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吗?
顶礼上师三宝!!!
学佛就是一种改变、一种改革,改革什么呢?以前造恶业的生活、放逸的生活,每天除了说些无聊的话、做些无意义的事以外,没有其他事情可做,现在我们要把它改过来,生活变得充实一点,这就是所谓的学习佛法。
239、有些人说:“我没有学佛前,工作特别顺利,但学了佛以后,什么都不顺,身体也不好……”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?
当然,修行佛法的违缘是比较多的,佛在经中说:“修善,违缘多;造恶,顺缘多。”我们行持善法的时候,要么身体不好了,要么工作不顺利了,要么家庭不和睦了,这都是一种必然规律。比如学习《般若经》,学得越好,魔王波旬就越不高兴,千方百计地制造违缘,但如果想办肉联厂,或造一些恶业的时候,魔王波旬就特别高兴,总是为你提供顺缘。现在是末法时代,白法护法神的能力比较脆弱,魔众的力量非常强大,想造恶业的话,所有魔众眷属都会帮助你的。
有些人说:“以前没有修行的时候,身体很好,自从修行以后,为什么天天都有病呢?”《般若经》里也讲了,般若学得越来越深,人非人制造的违缘也越来越多。以前你不学佛的时候,家庭很和谐,现在学了佛以后,家里人反对,亲戚朋友也不理解,敌人好像越来越多了,实际上,这说明你的境界越来越高了。所以,你不应该特别伤心,任何成就都是需要斗争的。
240、“若今赴刑场,罪犯犹惊怖,口干眼凸出,形貌异故昔”,这一颂有哪两种解释方法?
这个比喻有两种解释方法:一种是犯了不是特别严重罪业的人,被法官判处砍断手脚,只是这样的刑罚,那人也与以往完全不同,以前很英雄、很有勇气,现在的神情大大异于平常,非常害怕;另一种解释就是从判死刑的角度来讲的。当然,不管是什么人,如果被判了死刑,一定是非常害怕的。
241、到了中阴界时,为什么所感受的痛苦会比生前大许多倍?
除造五无间罪的众生死后不经中阴直接堕入地狱外,其余的众生都需要经历中阴。
因为中阴身的感觉特别敏锐,心志也非常脆弱,再加上阎罗狱卒极为可怖,身躯是常人的七倍高,手持各种骇人的兵器,口里 喊着“打啊”、“杀啊”震天动地,这种可怕的场面谁也无法忍受。假如生前被判死刑都特别害怕,那死后到了中阴界时,以敏感的心去感受如此恐怖的场面,怎么受得了啊!
242、每个人死后都要经历中阴吗?你相信中阴的存在吗?为什么?
这一点是没有必要怀疑的,因为这是佛陀亲口所说,佛陀是真语者、实语者、不诳语者,他是世间上唯一的量士夫,在不同的经典中,如显宗的《阿含经》、《地藏本愿经》,密宗的《中阴解脱法门》、《中阴窍诀》,佛陀将中阴境界描述得非常清楚。
243、有些人认为所谓“中阴”,是藏传佛教独有的说法,汉传佛教中根本没有听说过。这种想法对吗?为什么?
佛在很多经典中都提到了今世、来世、中阴,不仅是大乘的显宗、密宗,就连小乘的《俱舍论》中,也将中阴的经过讲得非常清楚。如果你不承认中阴的存在,那也不应该承认晚上的梦境和白天的经历了。所以,我们佛教徒还是需要闻思,否则的话,你心中的疑团不会解开,对中阴始终是半信半疑,觉得“这会不会是传说”、“是不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啊”,如果一直处于这种疑惑中,那你永远也不会以真心来趋入,不会认认真真地修持佛法。
244、有些人想:“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的,即便我现在没有好好修持,死后陷入中阴恐怖时,他们也会来救护我,所以不用害怕。”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?请举一公案说明。
话虽这么说,但这也需要一定的因缘,没有因缘的话,就算佛陀大慈大悲、神通无碍,也不可能救度你。所以,我们趁现在活着的时候,一定要与阿弥陀佛、释迦牟尼佛等结上善缘,经常持念佛号、虔诚祈祷。
《大智度论》中也有一个很好的公案:有一次佛和阿难到舍卫城化缘,阿难见到一个非常贫穷可怜的妇女,便祈请佛陀去度化她。佛陀说:“她与我没有因缘,所以对我没信心,我没办法度化她。”阿难不相信,再三地祈求,佛陀也不得不听阿难的话,亲自走到那个妇女面前。(看来,包括佛陀有时候也要听侍者的话。现在很多上师不用自己的智慧,天天都听侍者的,有些侍者搞世间八法,上师也跟着团团转。)但这个妇女根本不愿意看佛陀的相好庄严,立即就转身背向佛陀。佛陀于她的四方分别出现,她马上背过面去,不见佛陀。(这个女人真是很坏啊!)后来实在没办法,佛陀就示现神变,于她的四方上下同时显现身相,这个妇女索性就闭上眼睛,什么都不看……。此时阿难才深深意识到:即便是功德圆满的佛陀,对没有因缘的众生也不能度化。 (这则公案,最后那个可怜的妇女是否因此还是种下因缘了呢?因为不愿意看佛陀的相好庄严,但是还是看了?)
245、为什么说佛教在生死这个大问题上,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?请具体说明。
因为这是佛陀亲口宣说的教言,倘若如理如法去修持,必定会出现这样的验相,这一点与世间人是完全不同的。
246、“亲人死后一定要大声地哭,以此才能表现你对他的依依不舍,不哭的话,太没有人情味了”,这种说法正确吗?你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?
人死了以后,家人最好不要哭,这样对死者的境界不利,本来他马上就要往生了,家人一哭,他很容易起分别念,随着哭声就下来了,确实有这种情况。所以人死了以后,应该为他念经、放生、回向,如果有上师为他安住在大圆满的境界中,这样对亡人有不可估量的利益。总而言之,我们现在修行佛法,就是为了死亡和来世做准备。
247、为什么说想皈依时不能推延,有了信心就要马上皈依?
你今天对佛陀有信心,过段时间就不一定有了,所以你要趁现在有信心的时候,不要问父亲,也不要问母亲,不用征求任何人的同意,马上皈依,不管家里还是单位怎么样反对,你都不要理。为什么呢?因为皈依对我们每个人来说,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,有了皈依,这一生就有了真实的意义,没有皈依的话,那是非常遗憾的!
248、谁是众生唯一的怙主?为什么这样说?
他是所有众生的依怙,圆满断尽了一切障碍,证悟了一切功德,世间上任何一个众生,包括仙人、转轮王、天王也无法与其相比。佛陀是唯一的量士夫,他能赐予我们暂时与究竟的救护。这种救护,并不是帮我们解决一些困难,而是令我们从轮回中获得解脱。从初发心到获得佛果之间,佛陀始终都在利益众生。当然,因地时的利他具有一种勤作,但到了果地时,完全是无勤作地利益众生。佛陀不会想:我一定要精进,早上应该很早起来,今天要帮助好多众生……。虽然没有这样的勤作,但通过三大阿僧衹劫的积累资粮,佛陀可以任运自成地利益有情。这样的佛陀,正如《入中论》中所说,圆满具足了十力、四无畏、十八不共法等种种功德,完全有能力解除众生相续中的痛苦,除了佛以外,声闻缘觉也没有这样的能力,因此从现在开始,我们的救护者唯一就是佛陀。
249、如果坚信“佛陀是万能的,能够遣除一切痛苦”,这会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力量?请举一公案说明。
有些修行人很虔诚,在他们的心目中,佛陀就是万能的,是整个世间的救护者,没有一种痛苦佛陀是不能遣除的。有了这样的信心,自然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。上师如意宝也曾说:“佛陀的功德是圆满的,没有任何事情不能做到,但关键在于我们的信心,有了信心的话,绝对能遣除一切痛苦。”上师还举了一个公案说:以前扎扬堪布带一群人去朝拜拉萨,途中遇到了一伙强盗,要求他们交出所有的财产,当时眷属们惊惶失措、四处逃避,堪布告诉他们:“你们跑也解决不了问题,不可能得到究竟的救护,大家应该一心一意地念佛。”然后他自己坐在一块毫无遮拦的大石头上,专心地祈祷佛陀。强盗们特别不高兴,向堪布放了一阵枪,但除了在衣服上留下子弹的痕迹外,根本没有伤害到堪布,这些强盗见此情景,吓得四散逃走了。法王说:“当我们最痛苦、最害怕的时候,如果心里唯一祈祷佛陀,有这样的信心,那佛陀没有不能救护的。”
前段时间在讲《净土教言》的时候也给大家提过,我们见到中阴的恐怖景象时,如果祈祷阿弥陀佛、释迦牟尼佛,或者自己的根本上师,一定会从这种畏惧中解脱出来。而且,若能一心一意地皈依佛陀,此人必定不堕恶趣,佛经云:“何人皈依佛,永不堕恶趣。”所以,我们在临死的时候,如果有一个强烈的念头:只有佛陀能救护我,我唯一皈依佛陀!这样的话,所有的畏惧当下就消除了。否则,一直想找其他的办法,这说明对佛陀的信心还不够!
No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