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风光


Tuesday, July 21, 2009

净土第十七课问答

思考题
1.请以教证说明,以信心忆念佛陀的重要性。
2.在了知觉沃奔以信心获得觉沃佛像加持的公案之后,你有何感想?


1.请以教证说明,以信心忆念佛陀的重要性。
教证:(1-3主要讲信心的重要性)
1.世尊在《宣说文殊刹土功德经》中曾说:“诸法依缘生,住于意乐上,何者发何愿,将获如是果。”意思是说,一切诸法皆依因缘而生,而因缘又住在心上,所以,如果我们能以佛陀为对境,而至诚发愿、祈祷的话,那必将获得所期望的果;如果内心没有虔诚的信心,即使表面上念了再多的经、做了再大的善事,也不一定有很大的功德。
《二观察续》云:“愚者具坚信,彼可获悉地。”意思是,即使一个人很愚笨,但他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心,那他也能获得成就。
2.“何者作意佛,能仁现彼前,赐灌顶加持。”意思是:不管是谁,只要他以诚挚之心观想、祈祷佛陀,佛陀就会安住在他面前,经常赐予灌顶加持。《三摩地王经》亦云:“能仁身相极庄严,何人行住坐卧时,忆念能王佛陀尊,本师恒时住彼前。”意谓:能仁的身相极为庄严,任何人在行住坐卧时,若能经常至诚忆念佛陀的身相,本师就会安住在他面前。
3. 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:“我常伴随具信者。”在莲师离开藏地前往罗刹国时,很多信众都哭着劝他不要离开,此时莲花生大士承诺:“我经常伴随具有信心的人。”莲花生大士还说:“具有信心善男女,莲生不去何处住,吾寿无有殁尽时,信士前我各现一。”意思是,对于具有信心的善男信女来讲,莲师我从来不会远离他们,我的寿命没有灭尽之时,我会在每位信士前显现一位莲花生大士。
莲花生大士也说:“具有坚信得加持,若离疑心成所愿。”意思是,具有信心则能获得诸佛菩萨的加持,远离疑惑才能如愿以偿。如果没有信心,内心一直怀疑,那形象上无论再怎么样做,也不可能得到加持。颂云:“信心如宝轮,昼夜修善道。”的确,信心就像宝轮一样。在轮王七宝中,轮宝最重要,所以它排在第一;同样,在圣者七财中信心最重要,故它位居首位。所以,没有信心的人,修什么法、做什么功德都很困难,若想积功累德或证悟法性,首先必须产生信心。
可见,只要有虔诚的信心,就一定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;若没有信心,那所谓的学佛也只是口头上的游戏。
4. 对于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来说,仅以忆念阿弥陀佛也可往生。如《弥陀经》中云:“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。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、若四日、若五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,一心不乱。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。是人命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”

2.在了知觉沃奔以信心获得觉沃佛像加持的公案之后,你有何感想?
因为工布奔有佛像与佛没有差别的非常纯真的信心,所以才得到了这样的加持。可见,以信心忆念佛陀十分关键。现在有些老居士也是这样,他们对佛有非常虔诚的信心,自然也能获得佛陀的加持。应努力培养自己的信心。

问答:
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犹豫不定:我是念阿弥陀佛好呢,还是念释迦牟尼佛,或者文殊菩萨?该如何处理?

我喜欢念的佛菩萨非常多,但却很难一一念修,那该怎么办?

作为子女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孝顺?给让他们有吃、有穿、有一些地位,还是让他们念佛?
作为孩子,应当想办法让老母有情离开轮回痛苦。轮回有无边痛苦,只是让他们有吃、有穿、有一些地位,这是暂时的,解决不了大问题。世间有人经常给父母寄点钱、打个电话,认为自己很了不起,是个孝子。其实打不打电话没什么,买点吃的、买间房子、买辆轿车……这些都不重要。最重要、最根本的是让他们获得解脱。而解脱也不是暂时的声缘果位,一定要令其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。这是最关键的!

有人认为“这么多众生都在祈祷阿弥陀佛,他要一一加持的话,那会不会很累?”你要如何解释?

那怎样才能生起信心呢?
比如:通过闻思遣除相续中的疑惑来产生信心,或通过忆念诸佛菩萨的功德来产生信心,等等。在汉传佛教中,还有顿信与渐信之说。所谓顿信,即依靠宿世的殊胜因缘,今生以一点点外缘就能生起信心。比如往昔曾与阿弥陀佛结过善缘,那即生当中善知识稍微一开导,就能生起强烈的信心。所谓渐信,即最初很难产生信心,但通过培养慢慢也能生起信心。刚开始的时候,有些人连佛和神、上师和老师、佛法和法律都分不清,但通过长期闻思,也渐渐对上师三宝产生了信心。不管怎样,我们应以一切方便来引发信心,这非常重要。

人在临死时对于财产以及眷属该如何处理,大恩上师提到什么窍诀?

往生极乐净土,大家做好准备了吗?出离心具足了吗?如果遇到释岸禅师那样的因缘,大家是否会生清净念?会做小沙弥还是默不作声?

No comments 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