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风光


Monday, December 7, 2009

入行论第65节课学习笔记

修行正法身,莫为小故伤,
行此众生愿,迅速得圆满。
悲愿未清净,不应施此身,
今生或他生,利大乃可舍。
无病而覆头,缠头或撑伞,
手持刀兵杖,不敬勿说法。
莫示无伴女,慧浅莫言深,
于诸浅深法,等敬渐修习。


447、有些人想:“既然这个身体不清净,那我就不吃不喝,用种种苦行来折磨它,让它早点死了好。”这种想法对吗?为什么?
448、什么时候身体才可以布施给众生?请以教证、公案说明理由。
449、在听闻佛法时,需要注意哪些威仪?你能做到几条?
450、出家比丘为什么不能给单独的女人传讲佛法?请以你所了知的事例进行分析。在家居士平时怎样做才算威仪如法?

447、有些人想:“既然这个身体不清净,那我就不吃不喝,用种种苦行来折磨它,让它早点死了好。”这种想法对吗?为什么?
这种想法不对。
1)假如没有特别重大的利益,千万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。我们绝不能为了给他人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,故意伤害修行正法的所依——身体。倘若爱护奉行正法的这个身体,渐渐地,能很快满足众生的意愿,自己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。
2)如果真正有意义,比如用身体对诸佛菩萨作供养,就像第二品讲过的“燃指供佛”,这也应该值得观察。虽然《妙法莲华经》、《楞严经》等经典中都明确记载,燃指供佛有不可思议的功德,但另一方面,作为凡夫人首先要观察自己的相续,如果产生极大后悔,必定摧毁自己的善根。自己应该详细观察,如果对今生来世没有特别大的利益,就尽量不要故意伤害身体,否则,很容易退失信心、产生后悔。
3)教证:身体是修行佛法的所依,我们应该保护身体。尽管前面也讲了,身体有诸多过患,是不清净的本体,但圣天论师在《四百论》中云:“虽见身如怨,然应保护身,具戒久存活,能作大福德。”
4)公案: 月称论师在《四百论释》中是这样比喻的:“譬如,有位大商主的儿子跟着一些盗贼,做了许多非法恶业,于是商主将儿子与盗贼一起关在监狱里,使其生起畏惧而改悔。虽见儿子有做盗贼的劣迹,但商主并没有舍弃他,因为将来的家业还要靠儿子继承,故以善巧方便调伏他,使之归于正道。同样,对身体的态度也应如商主对儿子一样,虽然身体往昔造作了许多恶业,但不要轻易舍弃,因为要靠它来积累资粮,完成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愿,所以应以善巧方便加以调伏,使之归于修习善法的正道。”
5)戒律: 《毗奈耶经》中记载,有些比丘修不净观,后来极度厌恶身体就自杀了,对此佛陀曾严厉地遮止:尽管身体有诸多过患,但作为比丘不能自杀,否则有杀害天尊的过失。如此戒律中也有要求:“虽然身体有过失,但依靠它能获得解脱。”所以,只有依靠身体,才能逐渐成就佛果,满足众生的一切愿。众生的愿望是什么?就是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快乐。我们依靠身体,可以给众生传授佛法,让他们发菩提心,种下菩提的种子,究竟获得三乘的果位。假如离开了这个身体,有没有这种机会也很难说。

448、什么时候身体才可以布施给众生?请以教证、公案说明理由。
悲心尚未得以清净之前,不应该随便施舍自己的身体。无论在今生或来世,若对众生确实有重大利益,才可考虑舍弃身体,对此佛陀在经典中也有开许。

教证: “悲愿清净”的界线是什么?印度的布布达论师说:“未证得自他等性——亲怨平等之前,大悲心还没有清净。乃至证得了初地以上,大悲心方算清净。”有关论典注疏中也说,从一地菩萨以后,已现见一切诸法实相,大悲心才得以清净。如果自己还没有证得一地,看到一个可怜人,就随随便便把身体布施给他,这是不合理的。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中有很多公案讲道:佛陀因地时布施身体,别人不相信他没有后悔心,他就说:“若我布施身体时未生后悔,一瞬间让我的身体恢复如前。”话音刚落,身体果然恢复如初。这就是一地以上菩萨的境界。那时候布施身体,一方面对众生有利益,另一方面,自己也不会有痛苦。正如月称论师在《入中论》中所言,纵然身肉一块一块地割下来,也没有丝毫的痛苦感受。弥勒菩萨在有关论典里也说:“获得圣地以后,远离生老病死的一切痛苦。”因此,悲愿清净的界线,是从一地菩萨开始,那时候不可能产生后悔心,施身不仅对众生有利,自己身体也会有恢复的机会。

公案: 当时圣天论师跟龙猛菩萨在一起,外道马鸣常跟内道诸论师作辩论,内道论师无一能胜,于是龙猛菩萨派圣天论师去应战。在去之前,初由圣天模拟外道,与龙猛菩萨争辩,龙猛菩萨未能摧伏外道。后由龙猛菩萨扮作外道,圣天论师代表内教,二人非常投入地进行激烈论辩,舌战至高峰时,在圣天的眼中,龙猛菩萨仿佛成了真实的外道,于是脱下鞋子,狠狠打在对方头上。当时龙猛菩萨说:“你去与外道辩论,必定获胜。但是,你以鞋底打上师头,以此缘起,途中必会遇到违缘。”圣天论师说:“如果是这样,那我干脆不去了,你去好不好?”龙猛菩萨说:“虽然我是佛授记的大菩萨,但我去也不会获胜,唯有你才能制服他。这个原因要追溯到以前:你前世乃佛陀座下的嘎拉巴模比丘。当年佛陀为众眷属传授佛法,空中飞过一只乌鸦,所遗粪秽落于佛的金身。佛陀授记:‘此乌鸦将来会成为一具力外道,毁坏佛教。’嘎拉巴模比丘闻言,心中发愿:‘此乌鸦毁坏世尊教法时,我一定降伏他。’以此愿力成熟,现在乌鸦转世为外道马鸣(马鸣菩萨原来是外道),只有你去才能制服他。”
遵照师嘱,圣天论师立刻启程。行至中途,在一棵大树下歇息。一木天女到他面前,索要眼睛,圣天论师遂自剜一目,布施予她。没想到,木天女马上把眼睛砸掉。见此情景,圣天论师觉得有点可惜:“既然眼睛对她没有用,她有何必向我求施呢?”于是产生后悔心,以此后悔之故,他的眼睛当时没有恢复。后来到外道马鸣面前时,也仍是一只眼睛。时外道讥讽说:“你只有一只眼,如何能与我争辩?”圣天论师慨然答言:“三眼忿怒神,不能见真实,帝释具千眼,亦不见真谛,伽那提婆我一目,能见三界之真实!”随以正法义跟外道展开辩论,最终大获全胜。
法王在讲这个故事时说:“可见,如果有了后悔心,身体是不能恢复的。”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中的大多数公案,所施身体都能够恢复,这说明悲愿完全清净了。因此,我们在未得这种境界之前,最好不要轻易布施身体。

总之,如果对今生来世有重大利益,且不会成为解脱障碍,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施身。假如悲愿意乐已经得以清净,布施身体也是理所当然之事。

449、在听闻佛法时,需要注意哪些威仪?你能做到几条?
1)首先,若没有严重的病,听法时不要戴帽子,也不要用衣服等蒙着头,这是一种不恭敬的姿态。
2)在有些经典中讲,听受佛法时,应身体端正、满心恭敬,以喜悦的目光注视着上师。所以,闻法的时候应学会“喜眼视师”。
3)不能与传法者平起平坐,这也体现了佛法的尊贵。印度的一些佛学院,不管是听辅导还是听讲经,都要先到传法者前顶礼。此举并不是说法师高高在上,需要众人的恭敬顶戴,而是为了摧毁自己的傲慢心,树立对佛法的恭敬心。
4)听法时也不能打伞。
5)听法时还不能穿鞋。
6)手里拿着刀枪等兵器,也是不允许。
7)此外,有些人若病得特别重,行走不便,则可使用手杖,否则,将手杖带在身边也不允许。

450、出家比丘为什么不能给单独的女人传讲佛法?请以你所了知的事例进行分析。在家居士平时怎样做才算威仪如法?
原因有两个,一是避免遭受他人的诽谤讥嫌,二是自己若对女人单独传法,很容易产生染污心,从而毁犯根本戒。。一方面怕世人造谣诽谤,另一方面也怕产生世俗情爱。
作为在家居士也应如此,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,不要在隐蔽幽暗处与异性单独相会。

No comments 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