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风光


Monday, December 7, 2009

净土第三十五课问答

吾身受用及善根,一切真实之供品,
意幻七宝瑞相物,本成三千世界中,
十亿日月洲须弥,天人龙之诸受用,
意幻供养无量光,为利我故悲纳受。


1、《宝积经》中说:“积财虽千亿,贪著心不舍,智者说此人,在世恒贫苦。彼虽无一物,安住舍离心,智者说斯人,世间最富贵。”请解释此教证的意义。
2、当今时代,有些富人常说:“我是凭着自己的本事,通过辛勤劳作而发财致富的。”有些领导常说:“我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干,才有了现在的地位。”请分析他们的说法。

1、《宝积经》中说:“积财虽千亿,贪著心不舍,智者说此人,在世恒贫苦。彼虽无一物,安住舍离心,智者说斯人,世间最富贵。”请解释此教证的意义。
其实贫穷和富裕是在心上安立的,在外境上寻求钱财根本解决不了问题。《宝积经》中说:“积财虽千亿,贪著心不舍,智者说此人,在世恒贫苦。”意思是说,有的人虽然积累了许多钱财,可是他一直处于贪著的状态,智者说这种人恒时处于贫穷中。现在有些人已经有好几亿元资产了,但他们还是不满足,实际上这种人就是标准的穷人。
此经中紧接着说:“彼虽无一物,安住舍离心,智者说斯人,世间最富贵。”意思是说,有些人虽然没有任何财产,但内心很知足,经常处于清净的舍心中,智者说这种人是最富贵的人。

2、当今时代,有些富人常说:“我是凭着自己的本事,通过辛勤劳作而发财致富的。”有些领导常说:“我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干,才有了现在的地位。”请分析他们的说法。
其实,此类说法都是错误的,说这样的话是对因果之理愚昧无知的表现。这些人只是将往昔积累的微小善法的果报,误认为是今生辛勤努力的结果。
大恩上师提到一个牧民的故事:有个牧民一直生活在偏远的牧区,一个偶然的机会,他来到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。这个牧民发现城市里的人都在使用电灯,他想:这个能发光的东西真好,我应该买一个回去,这样我也能过上光明的生活了!于是他买了一个灯泡。回到家乡后,他满怀希望地在帐篷里挂起灯泡,可他摆弄了半天,灯泡也没有放出光明。这个牧民见到灯泡放出光明,就想当然地认为:只要买一个灯泡就能照明了。实际上,灯泡只是照明的一个因缘,要照明还需要电、电线等其他因缘,但他不知道这些隐蔽的因缘。同样的道理,任何苦乐果报都有近缘和远因,我们的肉眼只能看到眼前的近缘,看不到隐藏在背后的远因。比如一个人发财了,我们看到他通过努力做生意而发财,却无法看到他前世曾经积累过福德。正因为凡夫根识的能力有限,对因果法则存在短视,所以导致在现实中经常出现各种偏差。
从这里引出了一个问题:看问题要有全面、透彻的眼光,否则很容易犯错误。拿一个人的成长来讲,本来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许多人的支持和帮助,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的成功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,一概否认他人的帮助,这个人不是愚者就是忘恩负义之辈。我资助过不少贫困大学生,有些学生还是比较愚笨的,当他们从学校毕业后,认为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智慧,才有了现在的成就。其实,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,不仅有自己的努力,还有父母的养育、老师的教育、善心人士的资助,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,他们根本不会有现在的成就,可是他们完全忽略了这些因素。
今后我们一定要以佛教的因果观看问题,只有在具有因果正见的明目后,才谈得上修行获得成就。现在有些人虽然学佛多年了,对因果仍然愚昧无知,甚至还存在种种误解,这种人的学佛肯定是不会成功的。

No comments 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