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风光


Monday, December 7, 2009

入行论第66节课学习笔记

于诸利根器,不应与浅法,
不应舍律行,经咒诳惑人。
牙木与唾涕,弃时应掩蔽,
用水及净地,不应弃屎尿。
食时莫满口,出声与咧嘴,
坐时勿伸足,双手莫揉搓。
车床幽隐处,莫会他人妇,
世间所不信,观询而舍弃。
单指莫示意,心当怀恭敬,
平伸右手掌,示路亦如是。


451、有些佛教徒经常说:“小乘是焦芽败种,不要学,我们应该学大乘佛法。”“密宗是鬼神教,不是真正的佛法,只有净土宗才适合末法众生的根基。”这些说法有什么过失?请具体分析。
452、有些人认为只要一心念佛或参禅就可以了,其他什么经论都不用学,这种观点正确吗?为什么?
453、佛陀规定那么多行住坐卧的威仪,目的是为了什么?这是否只是出家人的戒条?请谈谈你的看法。

451、有些佛教徒经常说:“小乘是焦芽败种,不要学,我们应该学大乘佛法。”“密宗是鬼神教,不是真正的佛法,只有净土宗才适合末法众生的根基。”这些说法有什么过失?请具体分析。
《摄诸法经》中说:“若对如来所说之法,有些作善妙想、有些作恶劣想,即为舍弃正法。”对此大家务必要记住!以前上师如意宝宣讲《弥勒请问经》时,再三强调了这个教证,告诫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,不管是辩论还是谈论佛法,或者坚持自宗的观点弘扬正法,在此过程中,千万不能取一舍一、毁谤佛法。如果造了谤法罪,即生中不要说成就无望,反而有堕落的危险。因此,上师如意宝在晚年的时候,特别强调的就是大家不要谤法。
大家应该都记得法王的教言,听到别人毁谤哪一位上师,自己就非常害怕,不敢轻易开口评价此人的好坏;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,遇到其他宗派时,也非常警惕,尽可能注意自己的言辞。
因此,在修学佛法和弘扬佛法的过程中,大家千万不能说:“这个法不好,不要学。我学的法是最好的,大家都来学。”“某某上师不好,他是魔的化身,他传下来的是魔法,千万不要听,一定要听我们这边的法。”“小乘法特别低劣,不好;藏传佛教提倡吃肉,也不好。我们净土宗高深莫测……”若以这种方式宣传,无疑染上了舍法罪。


452、有些人认为只要一心念佛或参禅就可以了,其他什么经论都不用学,这种观点正确吗?为什么?
不正确。
这样大肆宣扬,则说明不精通佛经的密要。大慈大悲的佛陀为什么宣说八万四千法门?原因在于众生的根基不同,不同法门对不同众生是有利的。如果你跟某一部经有因缘,弘扬它是可以的,但不能否定其他的经文。如果闻思的时间不太长,这样的话,浩瀚如海的经论教义恐怕是很难通达的。若没有依上师的慈悲开示而解除自己的疑团和迷惑,恐怕没办法了达佛法的真相。另一方面,在学习弘扬的过程中,一定要先了解佛教的大概意义,不然将很多众生引入迷茫,自己肯定有很大过失。别人学习佛法,本来对今生来世有着重大的意义,但因为你自以为是的一句话、一个行为,就把他的慧根全部断掉,这是相当可怕的。
藏地有句俗话:“一个曲调,一百个歌不可能唱。”同样,一部经典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事情,如果能的话,那佛陀来到人间,只教一个往生咒、一部《弥陀经》就可以了,但事实并非如此,包括我们密宗中,也有见解脱、闻解脱、系解脱等许多法门,假如一个经论就能全部解决,佛陀也没必要广说那么多。

453、佛陀规定那么多行住坐卧的威仪,目的是为了什么?这是否只是出家人的戒条?请谈谈你的看法。
一个大乘修行人如果具足威仪,别人见后也会生起信心。
作为出家人或在家人,言行举止应该打动世间人的心,吸引他们步入佛门,渐渐对佛陀的正法生起信心。即便不能生起信心,也千万不要在他们相续中种下邪知邪见的种子,留下特别不好的印象。有些人说:“现在他的脾气越来越大,学《入行论》已经到了这种程度……”所谓旁观者清,有些人可能自己也不知道吧。因此,在学习的过程中,大家一方面应该要求自己,另一方面也要彼此提醒,有意义、有价值的良言,别人应该会接纳的。
法王如意宝以前也讲过:“凡是世间中不信仰、不赞叹之事,皆应尽量舍弃,我们学佛者,必须要给世人起表率作用,维护佛教的圣洁形象。”所以大家在行持佛法的过程中,要尽量地观察自己,这是真正的窍诀精华!


No comments 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