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词:
一嗔能摧毁,千劫所积聚,
施供善逝等,一切诸福善。
罪恶莫过嗔,难行莫胜忍,
故应以众理,努力修安忍。
若心执灼嗔,意即不寂静,
喜乐亦难生,烦躁不成眠。
纵人以利敬,恩施来依者,
施主若易嗔,反遭彼弑害。
嗔令亲友厌,虽施亦不依。
若心有嗔恚,安乐不久住,
嗔敌能招致,如上诸苦患。
思考题
467、请从所毁、能毁、摧毁方式,具体分析“一嗔能摧毁,千劫所积聚,施供善逝等,一切诸福善”。
468、同样是生起嗔恨心,为什么有些论典说能摧毁千劫的善根,有些论典说能摧毁百劫的善根?
469、“罪恶莫过嗔,难行莫胜忍”,对此你有什么深刻体会?
470、嗔恨心到底能招致什么样的痛苦和过患?
思考题
467、请从所毁、能毁、摧毁方式,具体分析“一嗔能摧毁,千劫所积聚,施供善逝等,一切诸福善”。
依据无著菩萨在《善说海》中的说法:
一、所毁:一般来说,所摧毁的善根有三种:1、随福德分善:未以大小乘的方便和智慧所摄持的善根;2、小乘随解脱分善:以小乘人无我所摄持的善根;3、大乘随解脱分善:以大乘智慧和方便所摄持的善根。这三种善根当中,所摧毁的善根是第一种,也就是未以智慧和方便摄持的善根。
二、能毁:能摧毁的嗔恨心是什么样呢?主要是对严厉的对境,如发菩提心的上师或发菩提心的菩萨,生起极为强烈猛烈的嗔恚之心,生起后也无有后悔心等对治法。具足这三个条件的话,就是能摧毁之嗔恨心。
三、摧毁方式: 佛陀在《说一切有部经》中云:“优波离,大善根亦减低、净除、灭尽无余,是故甚至对木烬亦不能生嗔心,更何况说于有心识之身。”这个教证充分说明,我们若对有情法和无情法生起嗔恨心,若是上等嗔心,善根则被无余摧毁;若是中等嗔心,善根被净除,只剩下一点点;若是下等嗔心,则会减低善根,摧毁一部分。由此可知,如果嗔恨心非常严重,善根也可以从根本上断除。因此,嗔心摧毁善根的程度应视情况而定,有些是彻底摧毁,有些只是摧毁一部分。
468、同样是生起嗔恨心,为什么有些论典说能摧毁千劫的善根,有些论典说能摧毁百劫的善根?
根据萨迦派果仁巴尊者的观点来讲,两者都是发菩提心的菩萨,如果下地菩萨对上地菩萨生嗔恨心,如资粮道的菩萨对加行道的菩萨生嗔恨心,就能摧毁千劫福德;反之,如果上地菩萨对下地菩萨生嗔恨心,就会摧毁百劫福德。宗喀巴大师也在相关论典中说,发菩提心的人若对发菩提心的人生嗔恨心,就会摧毁千劫福德;若对没有发心的凡夫生嗔恨心,就会摧毁百劫福德。宗喀巴大师又补充道:“一般来讲,无我摄持的善根应该不能摧毁,但这个问题极为深奥,诸智者们务必要详加观察。”
469、“罪恶莫过嗔,难行莫胜忍”,对此你有什么深刻体会?
所有的罪恶当中,没有一个像嗔恨心那么可怕的;所有的苦行当中,没有一个安忍那样难行的。因而作为大乘行者,我们一定要要依靠众多道理,千方百计努力修持安忍的法门。
为什么嗔恨心这样厉害呢?因为它跟大乘的大悲心直接相违,我们相续中若有了嗔恨心,就不可能用大慈大悲来度化众生。大乘佛法的主要目标,就是利益众生、帮助众生,可是有了嗔恨心的话,不但不愿意利益众生,反而想害众生,或者用各种方式来损恼众生,此举与大乘教义完全相违,因此在所有的烦恼中,再也没有比嗔恨心更重的了。
470、嗔恨心到底能招致什么样的痛苦和过患?
我们能见得到的,是白天不快乐、晚上睡不着觉,自己众叛亲离,甚至被下属所杀害;我们见不到的,就是摧毁多生累劫的善根,来世堕入地狱等等。这些今生来世的诸多过患,全部是由嗔恨心引起,所以具有智慧的人,应该通过《入行论》中的窍诀,尽量制止自己的嗔念。若能做到这样,自己今生中快乐,来世也更为快乐。
No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